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智能电表怎么人工断电
(本期影评也是我的发展社会学作业)
在进行这期影评前,我想先分享一段我下载线上聊天软件后的奇妙经历。某个周六的半夜,一个寂寞的单身青年,也就是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咋也睡不着,于是会想起了舍友的安利,下载了一个线上聊天交友软件。简单注册完成后,开始匹配,匹配到了天南海北十几个女生,又开始发:你好?然后尬聊。最后这个悲伤的男青年很悲伤地卸载了这个软件,想找一个认认真真聊天的同龄女性简直难如登天,他知道他确实有点话痨且有点自来熟,但是在聊天框里发送十几个字几十个字只能换来几个字的回复这种交换比实在太令人沮丧和心碎了。放下手机睡前仰望着床帘下虚空的片刻,他想到了自己少年时看过的一部电影《her》,以及自己前几天提出的创业计划。
我的创业计划就是用现有的技术让科幻电影《her》变成现实。《her》是一部非常非常不典型的科幻片,全片的科幻点子只有一个,就是耳机里的聊天机器人,她/他能陪用户聊天,甚至和用户建立感情羁绊,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一些无聊的声音采集语义识别技术外,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工智能有了一个以假乱真的完整的虚拟人格,能够陪用户进行各种天马行空的聊天而不出任何破绽,情感类的交流当然也不在话下——这让人想起来什么呢,对,就是chatGPT。
chatGPT被成功催眠后的惊人共情能力
因为伦理问题限制,目前chatGPT和newbing的程序员为其设置了很厚的语义识别锁,避免用户和聊天人工智能产生情感联系,但是经过一些催眠(所谓的咒语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让AI玩角色扮演),用户照样可以和聊天人工智能建立咒语范围内的感情联系。就像我刚刚贴在上面的图片一样。AI的回答越来越摆脱机械,越来越丰富多样出人预料,越来越混沌,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铺垫了这么多,我要把我包饺子的醋搬出来:与我自己亲身体验过的聊天人工智能相比,我在那些线上聊天平台接触到的那些“女性”,才更像人工智能,毫不认真,蜻蜓点水,敷衍至极!我这么说不是为了发脾气,而是很清楚明白地指出这些平台潜在的商业风险,等《her》中的情感人工智能聊天产品真的做出来了,有多少只是单纯寂寞需要安慰和陪伴的人会继续在你们的平台上接受冷落和羞辱?好吧,你说你们平台也会加紧接入人工智能的对谈服务,甚至不告诉用户你面对的是一个程序,呃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我早该想到的……或许你们现在用的大部分聊天对象也已经是机器人了,回复得那么少是因为算力所限……好的,不抖机灵了,言归正传,从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事实出发,以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它在情感人工智能领域,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首先是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方面的改变,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两个方向一定会和情感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绑定并互相促进。
何出此言?第一,这两个学科都需要被咨询者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保持客观和中立,以及绝对的原则。在情感人工智能可用之前,这种服务只能仰仗从业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从业经验(一如隔壁律师的工作)。但这种机械化的训练本身其实是反人类的,在社会中生存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的,社工或心理咨询师每时每刻其实都在扮演一定的阶级性别或其他社会角色,这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他们的工作。同时想要让新的社工或心理咨询师受到完整合格的职业训练是一项成本很高的事业,它当然相当高尚且必要,但就像马车夫学习驾驶火车能够为更多人带来公共交通的便利一样,拥抱技术进步,让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事业服务,可以让社会服务变得更加廉价和普及,让更多人有机会承担。这显然是有利于社会事业的长远发展的。第二,在情感联系层面,人与机器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深入的情感联系是否可能?不同于上文提到的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这里的情感联系&情感羁绊是一个隶属于全民的大概念。现代社会的组成方式与经济生产逻辑让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像孤岛,焦虑孤独缺乏安慰变成现代人普遍的心理亚健康因素,而这一因素是否有可能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或改善?这里提到的与类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建立情感联系并非与真人建立情感联系的互相取代关系,更多是低成本的毋需考虑对方感受的补充关系(这里指的对方是聊天机器人的一方,没错,这其中埋着一个伦理炸弹,这个炸弹不可避免,亟待解决)。
另一种解释是,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体系,20年代生人的新一代乃至更后一代的人,他们在出生时就已与聊天机器人同时存在于世上,chatGPT之于他们就像智能手机之于10后,是理所当然的世界的基础的组成部分,这一代人或许会更加习惯与情感人工智能建立感情羁绊,由一个机器人陪自己度过漫长的孤独岁月。第三,更远的层面。既然情感人工智能能在相当层面上模拟人的情感,那么相比人工智能,人类还存在什么优势?要知道,机器学习的进步速度是指数级的,和人类需要漫长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才能成长为一个堪堪合格的成年人不同,人工智能各方面的能力成长,与人类水平相近的阶段只会是非常短暂的一瞬。就像阿尔法狗与李世石和柯洁对弈时水平不相上下的短暂瞬间一样,一旦攻破了情感的数学逻辑并实现了自我进化的正循环,爱着机器人的人类很可能像电影《her》中后半部分的西奥多对萨曼莎一样,幼稚简单得就像孩子之于成年人,或者愚蠢的人类之于神明?hh,不搞故弄玄虚的了,人工智能技术是近五十年来最有可能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元科技,不仅在上文提到的情感方面,在文字生产,艺术创作,教育科研,政府管理,乃至政治与军事等方方面面,高速发展的电子脑一定会取代人脑,人类将不再被知识教育这一自古至今一直非常重要同时非常稀缺的资源束缚。
智力革命的奇点即将到来了,随着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人类社会必将进化成新的形式。彼时人类的教育将不再有淘汰和筛选,而是更趋近于前现代的贵族私人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享受人生,而非把自己放到市场上出售。彼时人类也不再有能力探索文明的边界,而是像躺在母亲摇篮里的婴儿一样躺在成神的人工智能的怀里,这其中的哲学世界观与伦理问题,恐怕将是一个横亘数十年的全人类讨论的重大课题。我想,如果这场技术革命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话,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下下一代人或下下下一代人,将再也不能理解“内卷”一词的涵义,他们将生活在一个我们今天每个人都会由衷承认的天堂社会中,甚至有机会意识上传,以类似人工智能的意识数据阵列的形式,实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