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方案

人工智能 李开复 书-图片发自简书: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3-07-15 09:04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李开复谈人工智能中英对照_《人工智能》李开复读后感_人工智能 李开复 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工智能》是李开复与王咏刚合作,于2017年5月出版的一本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的书。伴随现代科技指数级发展,“摩尔定律”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认知人工智能 李开复 书,模拟人类大脑,实现“人工智能”这一目标已经部分达成。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机器人计划、中国的中国智造2025,都标志着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避免被AI取代?如何抓住新变局,更好地拥抱新时代的到来?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一个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离我们有多远呢?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从概念我们能看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大脑的模拟、延伸和扩展。归根结底“人工智能”是以人脑为模拟对象的一个程序。当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人类的大脑基于炭基,不可延展,而AI则基于计算机,可以无限延展。特别是硬件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加之大数据、云计算这样的工具,造成AI的运算速度和数据处理量是人类远远不能达到的,这是人工智能之于人类智能的一个优势。下面这个案例将更加具体地说明这一差异:日本有一位小姑娘,患上了一种极其罕见的基因型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她将很快面临死亡,而治疗这种疾病唯一的方法就是对摞起来有两座摩天楼高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归纳出与之最匹配的治疗方法。这项工作如采用人工的方法,单就时间一点而言,就是一项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时,大家将希望寄托在美国IBM公司的医疗机器人Watson身上(Watson前身是多年前战胜俄罗斯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计算机“深蓝”),而Watson果真不负众望,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便分析并给出了治疗方案,小女儿终于得救。

像这样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比比皆是。如美国知名媒体“美国在线”的新闻系统早已经实现了新闻AI采编;我们平时逛淘宝、京东、亚马逊这样的购物网站时,其后台AI对我们个人浏览习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进而推送我们感兴趣的货品;手机应用“今日头条”之所以能够迅速并稳固地占据此类app榜首,也是仰仗这一技术。

人工智能只是我们人类智能的一个延展工具么?答案仿佛不是这么简单!人工智能单就分类来讲可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Weak AI)也称限制领域人工智能(Narrow AI)或应用型人工智能(Applied AI)人工智能 李开复 书,指的是专注于且只能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人工智能。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都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比如之前战胜韩国选手李世石,后又在前些时候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天才少年柯洁的Alpha Go就是弱人工智能的一个最好实例。Alpha Go在围棋领域超越了人类最顶尖选手,笑傲江湖。但Alpha Go的能力也仅限于围棋。

强人工智能(Strong AI)又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或完全人工智能(Full AI),指的是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的人工智能。

这个就厉害了!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能做什么,强人工智能就能做什么。那问题是,一旦这样的人工智能被开发出来,我们人类的所有工作都可以被取代,从乐观角度讲,人类可以从此不再需要劳动,获得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而另一方面,强人工智能一旦产生了“意识”,情况就会变得异常复杂,他们会产生感情、自我认知、记忆、态度等人类独有的特征,这就会牵扯到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些问题。用一句简单的话讲:一旦强人工智能程序具备人类的意识,那我们就必然需要像对待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那样对待一台机器。这是人类想要的么?换一个角度,机器一旦有的意识,现在的状况是机器想要的么?(说到这,突然想起前阵子追的一部美剧《西部世界》,里面描述得正是这样的一个场景)。

但是,这还不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因为还有:

超人工智能(Superintelligence):也就是假设计算机程序通过不断发展,可以比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类还聪明,那么,由此产生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被称为超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相比,超人工智能的定义最为模糊,因为没人知道,超越人类最高水平的智慧到底会表现为何种能力。就如同一千年前的古人根本无法理解我们一样,我们与超人工智能之间存在着“维度”级的差距,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我们根本无法理解的,真是细思极恐啊!

好了,现在请大家把天马行空的意识暂时收回来。强人工智能也好,超人工智能也好,其实还都是未来科技,属于“放眼未来”的范畴,现在我们先“立足当下”,看看这些弱人工智能将带给我们什么?并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作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迭代,绝大多数领域的工作,都会被“机器人”所取代,我们除了享受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的便捷和享受外,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我们人类还能做什么?就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来看,留给我们的岗位并不会很多,不要说现在人工智能擅长的领域,就算是不太擅长,诸如翻译、写作、绘画等艺术和人文领域人工智能都在进行着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果。如谷歌的在线翻译系统,有专业人士预计,在不远的将来(20年之内)就能实现各种语言之间的完全互译,到那时,翻译可能也要失业了。

弱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表现出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已无所不能。用人类对“智能”定义的普遍理解和一般性的关于强人工智能的标准去衡量,今天的AI还有很多领域是无法涉足的:如跨领域推理、抽象能力、常识、自我意识、审美、情感等等,这些将是人类未来(起码一段时间内)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领域。

在未来的AI时代,如果你只会在某个窄小领域从事单一工作,那很可能会遭到人工智能的挑战和取代。唯有从现在开始,找到自我的独特之处,并努力完善自己,成为无论在技能、学识和人格上都更加趋于完善、不可取代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