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生活影响-雷鸣: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以及它现在对社会各产业方面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继今年3月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家层面持续加大AI领域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人工智能数千亿市场空间静待开启。
那么,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和驱动产业升级呢?在7月7日举行的2017首届北大创新论坛上,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雷鸣就这个话题做了分享。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 雷鸣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以及它现在对社会各产业方面的影响。分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人工智能对人类影响到底有多大?
自然图像分类这一块,在没有这波深度学习技术之前,2011年为止有很多其他模式和方法做到74.8%,也就是25%左右的错误,当时人类是5%左右的错误;经过深度学习之后错误率4%,这比人类还低。人脸识别也是因为这个新技术有了飞跃。
语音识别,现在已经超过了专业速度了,像短句识别上,人工智能识别已经超过了人的耳朵。
人工智能对人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我们想想从历史发展至今人类经历过最重大的事情都有什么?
加州大学的一个经济学家GregoryClark,他将全球人均收入按照年代排列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试图用数据去研究经济学的发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类的劳动生产率从公元前1000年到工业革命18世纪,停滞在一个较低水平的人均收入水平。
我们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仔细思考一下,人均收入为什么会有高低不等的变化,低可能因为有战争或大的瘟疫,高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和平盛世。直到工业革命这个地方出现一个神奇的点,之后就呈指数级增长,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工业革命到现在,200多年间工资提高了10倍,所以会知道过去200年发生了很不寻常的事情。
第二部分:什么是社会进步的根源?
我们要思考什么东西使得这个社会快速的发展?我们掌握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它用在老的问题上,可以比以前好。所以不断的创新才是这个社会进步的根源。
大概做一个总结: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智能社会,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是能源加机械,用机器替代了体力劳动。技能劳动者是当前社会上占比最多的劳动力人口,约占90%。当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的话,社会进步就被拉的越来越快了。
到智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很多挑战,比如说整个现代教育体制培养的是技能劳动者,培养的是高标准应用大脑重复做事情的人。智能是干嘛的,用数据加上算法,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监控加上人脸识别等,安防体系整个就被彻底改变了。
我们将来的家庭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凡是能想到的都可以实现智能化。工业社会是工业&服务业占90%,到了智能时代创新占90%。其实现在也有一些公司我们不太好定位人工智能 生活影响,比如Facebook,是一个服务业公司还是智能公司?
无论是什么公司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创新,为这些企业提供新的服务,这些东西推动着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未来机会很大。如果我们讲创新创业的话,未来要想对社会做很大的贡献就只有一条路,去创业。或者说所有以前的经验,到未来都是拖你后腿的。创新多、社会进步快人工智能 生活影响,那么增长也就更快。
第三部分: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
电脑和网络数据每年增长50%,面对海量的数据,深度学习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
服务机器人和人机交互:扫地机器人利用率最高,已经销售几千万台,陪伴机器人也非常好用。
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工厂:工业方面以后基本就是朝着机器化、智能化发展。
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百度的自动驾驶预测3年内可以商业化。我们说速度不可预期,但是愿景是可以预期的,自动驾驶会带非常大的产业,因为会带动物流、交通业的发展。
智能医疗和健康:智能医疗是很大的市场,包括一个虚拟医生,现在真的能看所有的病吗?现在还不行,但是慢慢一定行。对它的预期大概是5到10年,达到全科医生水平应该是非常有可能的。未来我们永远不能确定,但是不能因为不确定就不去做,这个方向是对的,发展也会非常快。
智能金融:无论是管理学还是经济学,都是很大的个体。金融非常适合用人工智能,它里面有大量的数据。阿里巴巴为什么能够创造蚂蚁金服,京东可以创造京东金融,就是因为他们有大数据。阿里巴巴有很多零售数据,如果一个淘宝商要借钱,他能根据这个淘宝商在淘宝上的每一笔交易、评价、销量等综合数据,分析出是否应该借钱给这个淘宝商。现在看到互联网公司大行其道,未来是人工智能的天下。
发展路径:在未来20年,很多报导说人工智能能替代50%的人类工作。弱人工智能是未来20年的主角。弱人工智能,这块在人类的一些专业垂直领域上,都在逐渐超过人类。从低技能行业到高技能行业,从高数据行业向低数据行业。低技能很简单,我们学个车谁都能学会,学个一个月再开个半年就是一个老司机了。但是一个老医生,本科加硕士加博士,一定是漫长的,数据越多机器学的越好,没数据不会发展。所以整体来讲,大公司和创业公司会有更多的机会,传统企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要去拥抱人工智能。
如果你不去接受新科技,继续拥抱它的话,其实结果只能是:被社会淘汰。即便阿里、百度这样的企业,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创新。就像马化腾说过,如果当年我们错过了微信的机会,腾讯还是今天的腾讯吗?所以最优秀的企业每天都是非常痛苦的,在思考着创新。
传媒跟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呢?比如第一个点自动生成文章。自动生成文章是仅对于一些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它有一套格式。但是对于一个事情的深度分析,人工智能现在肯定做不到。所以对于事实性的东西,用一些人工智能做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真正全方位的替代作者写作这是不靠谱的。
另外媒体方向一定要有自媒体思维的崛起,媒体在往网络转型的时候能拿到很好的机会,就是因为和自媒体分开了。以前大众媒体是最好的内容给大家,慢慢人人都是新媒体,人人都是内容构成者,今日条是一个轻量级信息消费和信息娱乐的东西,其实是吃人的碎片时间。你想想你看头条并不是为了获取信息,一开始是,后面可能也不是最新的新闻了。
这些自媒体加上个性化,这块发展的非常迅速。这些从以前的记者到大众,都有了一个很大的颠覆。
另外媒体思维离不开:自媒体、直播、网红经济,举个例子,自媒体收入非常高的,知识网红是其中之一。所以针对媒体,人工智能会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内容生成上,我不觉得短期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内容生成是创作性的,不是标准化的。
第二,人工智能能起到一个比较大的作用就是匹配。就是你喜欢什么我帮你找到,今日头条最好的就是帮你个性化推荐,所以你就越来越喜欢,首先知道你的口味了,然后进行相应推荐。
第三,前面我们讲了自媒体,就是内容生产者要持续的话就需要有经济来源。变现也有不少模式,比如知识经济、网红经济,这些网红一旦有收入就构成了一个产业链条。所以媒体我看到的是,自媒体的崛起,自媒体扩大一点,不要只认为自媒体作家才叫自媒体,网红也是自媒体。在那个层面实现点对点,个性化、未来会更加往前走,更加自媒体化、更加多元化。
这就是我对人工智能与媒体发展方面的一些看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