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情绪-孙健资本程锦:资本聚集激发智能制造新动能
5月18日,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合肥兴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清科集团共同举办的2017中国·合肥“资本+创新”对接峰会在合肥召开。
在圆桌讨论环节,毅达资本合伙人程锦;盈科资本董事、高级合伙人、副总裁李兵;一村资本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执行总经理马海峰;新毅控股高端装备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张晓伟;以及维思资本合伙人孙健到场就“资本聚集激发智能制造新动能”主题进行了精彩讨论,以下为现场实录:
孙健:非常感谢组委会邀请我们跟大家分享智能制造的话题,在开始话题内容之前,我想请在座的嘉宾介绍自己的企业。
程锦:毅达资本前身是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是九二年成立的,是比较老牌的投资机构。在2014年更名为毅达资本。我们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投资了将近五百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已经有近一百家在资本市场证券化,我们一直都是专著在高科技领域深耕细作。在安徽我们也设立了100亿的皖江产业基金,拉动安徽本地的产业升级。
李兵:我是盈科资本的李兵,我们目前累计投资的一百多个项目,加上并购和借壳的有接近二十个项目在排队阶段。2018年年初在排队的项目大概达到10%,我们的阶段也是受众于资金的限制,资金大多数来自于机构投资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情绪,90%的投资人是来自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限制。对于行业限制还是非常看好智能制造,我们的投资理念除了阶段限制之外更多的看有刚性需求下的创新,基于这个逻辑在做投资,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儿跟大家做交流。
马海峰:一村资本是2015年华西股份百分之百成立的子公司,当时要从传统的产业转移到金控平台,这两年做得也不错,转型之后现在华西村的上市公司全部都是请的职业管理团队,我们这个平台基本上现在是投资并购的平台,我们是分四个事业部,最早成立的TMT的事业部也投了市场上比较出名的项目,包括一些海外游戏公司的回归,我们有一个大健康的事业部做医药企业医院的投资,我们也有芯片事业部,他们是从美国硅谷回来的专家。我们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看海内外的两个领域比较好的项目。
我们的理念分两部分,一个是我们是为集团上市公司服务的上市公司,集团上市公司有些并购方面的需求,或者是孵化的需求,我们可以一起做配资,出基金,然后一起来募资,我们也出钱出项目。另外我们还有战略投资,比如在智能制造自己是投一些企业的。
张晓伟:新毅控股之前叫新药基金,我们现在有五个事业部,我们现在投资的策略有几个,一个是自己做一些VC和PE,其次根据一些上市公司,我们成立并购基金来投一些项目。
孙健:我是来自于维思资本的合伙人,维思在市场上是比较老牌的投资机构,最早从零二年开始在国内做美元的投资,包括一些市场上当年最大的几个太阳能的企业都是我们的团队。然后零九年开始启用维思的品牌,我们是做精品策略的投资方向,主要我们是做清洁技术能源、节能减排这个方向,另外我们也投一些TMT和2B,今天我们整个论坛要讲的主题是关于智能制造,刚才在跟几位嘉宾说这个话题是非常的宽泛。
昨天晚上刚好大家也看到新闻,国务院我们的李克强总理刚刚召开的国务院会议指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今年的一个主攻方向,大家也知道中国其实也提出来整个中国制造的2025计划,在这之前也有很多的名词包装的说法,包括是工业4.0等等,就我们投资行业来讲,当然我们都不会为这些单独的名词包装所诱惑。工业4.0这样的概念最早在德国提出,我们认为这是将来时,真到那一天通过互联互通,通过先进的制造业各个方面的结合,实现了工业4.0的状态,所以我想先问各位嘉宾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各位你们也在各地也看了很多的公司,你们应该是第一线的能够接触到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很多传统企业也在转型的过程中,除了单纯的实现自动化以外,慢慢的也往智能化靠近。假设是工业4.0的标准,目前的阶段我们是工业几点零?
张晓伟:如果是4.0作为目标的话,中国应该处于2.0的状态,需要改善的地方是非常多的,像这一块的企业物联网差别是非常大的。
马海峰:现在基本上中国的企业提起4.0都以为是自动化,4.0的概念是万物互联的概念,就是在工业领域下面的一个全打通的工业社会,你工厂内部以及你和你的供应商,客户上下游,是个全连通的社会,包括很多的概念。我们离这一步差得非常远,我是在德国待过很多年,包括在德国这边说4.0这个标准,到现在为止也就是几个工厂,做不到真正的4.0,包括局部4.0都很难,因为涉及到的标准和基础设施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中国提了2025之后我们基本上是在对标3.0是自动化的部分,我们机械换人也是3.0的时代。现在我觉得基本上还在向自动化这个程度转变,2.0到3.0的这个阶段。
李兵:我觉得是在2.5的状态,我非常看好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潜力,我觉得我们会经历一个从2.5到3.5的阶段,直接跳过3,因为有这很好的基础。另外中国市场比较看中,包括投资策略是比较看中有刚性需求的创新,这一块市场有巨大的人口红利,还有我们在座的资本市场的红利。
程锦:我觉得还要分行业,在电子和汽车领域很多已经达到3.0了,要是有一些更加传统的企业,可能2.0都没有达到,属于这样的分布不是很均衡的情况,4.0其实像刚才几位讲的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我们不管是从万物互联的系统的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讲,还是没有这样的基础。再到具体的设备设施也都是很初级,现在更多的还是依赖进口,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有很长的路要去走。
孙健:大家都看很多这方面的智能制造相关的项目,关于智能制造和工业4.0这样的概念,各地的政府都是主推,包括很多开发区都提出这样的概念。有时候看得比较多,相对来说会比较冷静,确实看了很多你会发现是有一定的差距,从我们讲的智能制造这个领域来讲,涵盖的领域比较广,包括机器人,包括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甚至于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无人机等等,这都是大的领域,如果再往下细分的话,包括工控的软件和设备也更多了。各位也可能在各自的看项目过程当中也接触了比较多,各位可以谈一谈在您所看的领域当中,或者您比较擅长的领域当中,哪些行业从目前制造的领域来讲,你认为投资和布局更有前瞻性。
李兵:讲到这个话题前面也在做探讨,因为盈科在做智能制造投资的时候,因为我们阶段比较后期,我们关注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上市为节点前期的投资,就是左侧的投资。右侧关于上市公司的再服务这一块,可能跟产业的融合非常相关,我们布局在智能制造细分这个行业里面,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们去年投资了一个做二次供水,智能供水的企业,企业也发展得非常好,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做的就是智能供水,将传统的供水做到了非常及至。现在停水忽然就停了,或者家里面的水塔要维修,这一下就别想喝了,他是作为智能调度,虽然这个东西在融合的过程中和尖端的科技还有差距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情绪,但是这东西已经迈了一大步了,在做大的管网的智能管控方面我们非常看好企业的发展。
同时还有一个理念,智能制造或者说创新并不代表过去传统落后,所以我们对传统企业的再创新非常看好,我们自己在投的企业里面也是看到有一些传统的底层非常好的技术积累,好的客户积累下再做技术升级,再和3.0和4.0靠拢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非常看好它,不管是它在资本市场IPO的过程中还是之后做产业的整合都非常有潜力。我认为这一类企业也是我们在座的共识,这是我们都共同看好的方向。
孙健: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提升,我觉得意义会更大一点。
张晓伟:我觉得能源互联网这一块应该机会是比较大的,其实我们现在能源互联网不止是电力,我们可以把供水和供气、供热,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全部结合起来,但是这个能源互联网投什么企业,我觉得应该投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深的了解,在行业里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的这些企业,可能会在整合农业互联网这方面优势更明显一些。第二个是要更新互联网也是基于传感器和智能仪表,包括温控和监控等等,这些硬件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些硬件齐了,下面的机会我认为是比较大的。
马海峰:互联网对于制造业来讲只是加分项,是个辅助的东西,4.0国家战略出来的时候,大家注意看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德国工业4.0的核心价值还是传统工业达到的三个因素,质量、成本、颠覆。很多人都在追求颠覆,这个要看怎么颠覆,所以我们投资的时候,我们也是秉承着走实业兴邦,给我们的制造业提升这三个要素。我们曾经投过的一个企业在江苏,他们做自动化设备,他也用了很多机器人做设备整合的公司,所以这几年已经从市场转到军工,给中国的潜艇、火箭做一些设备,这是很大程度上被认可。再一个细分领域我觉得做得非常好的,我们一直在研发这种可以进口替代的东西,比如说监测器,60%的市场都被日本人占据了,我觉得这种项目是可以投的,其实也是我们已经投了的项目。另外一块除了这种,在整个的工业制造,智能制造的东西很多东西要看,尤其是在前方研发,我们基本上所谓的VR也好,仿真也好,如果涉及到一些比较高端的东西的仿真,比如说航空母舰的仿真,大飞机的仿真,现在我们国内就有这样的公司,可以把法国这个技术替换掉,而且做得会更好,成本降低,为什么我们不投呢,我就是分享我的这一方面理念吧。
孙健:每家投资机构都非常关注愿意投资一些替代的进口,国外的技术,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当中都是被国外垄断的。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怎么评价,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你也面临国外这么大的巨头,可能垄断市场60%,绝对是对你打压或者技术的封锁,也许你会面临比较长时间的亏损状态,对你来说你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马海峰:刚才我讲第一家企业确实是亏了好多年,投资机构也很麻烦,我们公司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纯投资机构,就是我们做一些夹层投资或者退出,我们在那个投资的主体里面也不是限时的基金,而是从公司里面直接投出去,我们是没有时间的压力的。
程锦:我们对智能制造这一方面关注的时间是很久的,投资企业不算很多,之前也投过一些,我们投的是做数控机床和经济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企业,后面也投了一些关于风控的设备和公共安全的,密码安全或者是移动端安全的一些项目。
智能化这个概念是很宽泛的,机器以前是替代一些简单的、重复的劳动,现在我觉得这种智能制造可能是升级了,应该是在品质的把控上面,效率的提升方面是最首要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的替代人的劳动,尤其现在人工不断的成本的上涨,给用智能的机器来替代人提供了很大的机会,所以我们也是非常关注这个领域。这个领域我们还是比较关注它的应用端,应用端在中国也是制造业大国,应该还是非常活跃的领域。
但现在我们也开始关注,这些核心的零部件。之前我们机器人的概念在国内,包括沈阳早就有,只是简单的本体,但没有核心的部件。像ABB这样的公司一直能够垄断这个行业,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核心的零部件,而且核心零部件的价格就很高,最后我们的附加值是很低的,这个是行业最核心的痛点。
现在国家也非常支持这个行业,也在各个园区,在芜湖那边设立机器人的产业园区,配套一些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但他们都在摸索,还在研发之中,还有点早期,我们也都去关注了,看到他们都在成长也是值得欣慰的,现在我们也在关注核心零部件的企业,还有中游的本土企业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孙健:智能制造这个领域当中首先第一个直觉反映出来,可能是涉及到机器人,特别是在中国,也算是一个汽车的工业大国,所以其实我们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早,但是还都是属于,因为没有掌握核心的技术,都还在应用端。除了工业级的机器人应用之外,目前我们也看到一些类似像服务型的机器人,你们认为之前在机器人应用这个领域当中,一开始是工业机器人,你认为是不是很快会带来服务性的或者生活类的机器人投资机会?
程锦:初级的家庭机器人现在已经很广泛的应用了,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比如像万科,在他们的小区里面都会给业主每家配一个家庭的服务机器人,但那个功能比较简单,我觉得这都是雏形,将来老年社会的到来,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人又不愿意进养老院的时候,机器人可以通过他的视频进行远程跟子女的通话,或者陪老人聊聊天,或者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或者是他喜欢听京剧,放一些京剧的戏曲的节目,这些我觉得技术上都不是问题了,最后怎么应用,包括合肥的科大讯飞都有机器人,都可以从小孩子的家教到一般的家里面的运送。
孙健:产品是有了,但是市场有没有起来,大家做投资会看的是往往很多是产品可以研发出来,但是被市场接受是很曲折的,最终也许被市场接受而是其他的原因,并不是产品的技术开发原因。个性化的需求又要用标准化的流水方式生产出来,所以我刚刚提的这个问题是说,机器人只是物理的概念。
李兵:现在生活中是体现在功能家居上,人是会变懒的,也是因为有更方便的,帮你打理的功能出现,从大的角度来说,人家说接下来的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智商方面,然后才会取代情商,机器人第一是比较勤奋,这些问题最大的优势是有大数据,我跟孙总的交流是基于脑子对脑子,他是基于数据对数据,机器人知道你的国家喜欢吃什么喝什么。
马海峰:我对这些东西没什么了解,但是看我身边的这些技术角度,生活类机器人真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不是特别的展望,这种功能可以被智能家居所取代的。
张晓伟:我对生活类机器人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我同意马总的观点。现在中国的生活多数是娱乐化的,生活中确实没有太大的真正的需求,我对这一块市场爆发我认为不是特别的稳,智能家居会开启很大一部分的功能,这一块最近几年应该不会扩大市场。
孙健:刚才大家提到了我们在智能制造这些领域当中,除了在看应用的部分,其实也非常关注核心的零部件,或者核心的系统这个部分,前几天大家也看到有新闻,就是关于勒索病毒突然在全球蔓延,这里面一方面影响到很多电脑的应用,也有很多直接应用到了工控的系统,影响到这些方面,导致了一些政府机构和其他的安全机构短时间不能运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的工控软件这个领域大家认为目前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吗,或者说对这个领域中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来看的?
程锦:这个领域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和跟进,因为现在网络安全问题国家也很重视,成立了很多的工作领导小组,国家也在推进这个事情,相应的企业都很受益,我们也在看这方面的企业,有些做内网安全的,我们也在关注,而且也投了两家,相对还是行业里面比较领先的企业。
马海峰:既然这个病毒闹得也很大,当时4.0出来的时候,当时有一块有个工作组就是专门研究标准和安全的,在德国那边也是非常让人烦恼的事,要实现这种企业内部的互联简单一点,外边稍微连通的话就涉及到数据的安全,连来连去就是一两家企业。比如宝马就愿意和自己的供应商连接起来,不愿意跟其他人连。
那么把这进事再扩展一点,中德和全世界之间这种连接,我们现在这种网络连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在工业保护这一块,其实这个不是一两个企业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的问题。这个事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是工业数据的安全性,这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这次病毒很肆虐,但是中国有一块净土没有被攻克就是航天系,为什么?因为航天系人不用互联网,这是开玩笑的,当然他们保密很好,不是说不用互联网,航天系用的都是航盾,和外界是隔绝的在这种情况下隔绝的东西比较安全,但是隔绝本身和4.0和智能制造又是矛盾的,怎么把这种东西应用到4.0上面去,这就任重而道远,这一块如果有好的技术,好的企业出现,能解决比较大的战略层面问题的话,我觉得这一定是相当厉害的。
孙健:我觉得整个智能制造最终的终级是要互联互通,利用先进制造业这个部分,实现跟整个市场的结合,能够柔性制造。目前这个阶段在国内,有很多号称大数据的公司,从我们投资的角度带看,有多少把这些数据真正的应用和整理完,能够满足我们最终智能制造的需求,你们在所看的领域当中有没有发现这样的风口,或者这样的公司能够起来。
李兵:大数据我们也关注了很久,我们没有投。还是概念性的比较多,你会看到它的第一种是模型基本上都是从国外搬来的,国内本土化没有核心的东西是做不下去。第二太偏重商业模型在做,只注重这个大数据后面怎么应用,这两个矛盾就让我们投不下去,刚才我也提到了,智能家居也属于大数据,这都是很重要的核心。这个方向我们现在也一直在看,包括大家在看到这一块我们在做IPO上市的时候,一块做得好的企业很少,有一些区域政府也很支持,做大数据的产业园,但这些企业都还在玩概念。我们也共同借助资本的力量,把这个事情真正领先起来,献给工业4.0搭个架子。
程锦:这个大数据最深的本质背景是法律还不太健全,这些数据到底拥有人是谁,谁有数据权,就像我们买个房子,这个房子是我有,这个业主有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但是现在我买个东西以后,我的数据就被别人用了,这个从权属上面不是很清楚。它的安全性方面又没有立法,说用了别人的数据应该付费或者保密到什么程度,加拿大他们是有这方面的。
为什么在欧美国家反而互联网大数据,一个是没有这么多人口,另外一个是法律比较健全,有些东西不敢用,所以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而在国内一个是人口众多,另外在法律上面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很多的应用和尝试就发展得很快。其实加拿大那个法典有一人高,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大数据应用中一个本质的东西,但是现在也确实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孙健:刚刚我也介绍,我们两个大的行业在投资,一是节能减排和先进制造业这个领域,第二我们也投资一些企业级服务的公司,其中也包括一些大数据的公司,我现在只能说目前这个阶段还是大数据的公司,虽然现在这个数据他们已经进行了数据的清理,包括数据下一步的应用,但是这更多的是集中在消费级的领域当中,还比较缺少工业级的领域数据大量的能够通过清洗整理完以后应用,我个人认为未来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
在去年讲起智能制造就逃不掉讲人工智能,现在投资界比较流行打德州扑克,在一个多月前李开复的创新工程在海南做了机器人工智能的学习,中文名字叫冷扑大师,中国是选了国内最优秀的五位,应该是职业级的,包括中国第一位WSOP金手链的获得者,过去跟人工智能的冷扑大师进行比赛。但是冷扑大师是完全的人工自我学习的,而且不带有任何感情的色彩,它不会因为受到人情绪上的波动,每幅牌都是精确地计算概率,一开始人类打得是很惨,后来说到了第三天、第四天的时候,他们不能照着常规的人类思维来打牌,要完全是反向来打。人工智能是大家过去讲的概念,但是现在发现离我们人类是越来越近,很多非常细分的领域上也在应用,包括一些工业级的,也包括刚刚程总讲的,像我们科大讯飞研发的产品。会不会在某些方面,智能制造真的会在某些方面完全取代人类,还是说它只是人类的助手。
张晓伟:我认为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类的话,在近期是不太可能的,我认为人来指方向,然后人工智能来具体的操作,还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这个是可以在近期内实现的。
马海峰:这个挺难说的,我觉得有一天会到那个场景,但是我不希望我那个时候已经死了。
李兵:接下来人越来越懒,但是人的脑子会越来越勤奋,人还是不断的想机器人的事,因为这个是他想出来的事,从我们的生活中来说,我更愿意跟孙总打招呼,因为会有情绪。
程锦:不光是跟机器人,以后人跟机器是个结合体,在生物智能的领域,可以把芯片植入人脑,可以增加人肌肉的承重能力,都可以通过人机的结合来实现,包括现在的很多职位就会被机器人取代了。人与机器人最大的区别是人有创造力的,这一点是机器人取代不了的。
孙健:未来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也许不久的将来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确实会来临,虽然我也认为不能完全把人类取代掉,但是能够把人类某些功能能够发挥得更好,发挥到及至。感谢台上的嘉宾跟各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