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软件工程-养牛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论文一、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现状分析(一)实践教学有待加强在很多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计算机专业,尽管高校依据社会的需求对专业的名称进行了调整,但其教学过程却是完全仿照计算机专业进行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换汤不换药”,根本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些高校尽管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过于应付,具体表现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实践教学设施落后、学生实习过于形式化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过于敷衍应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格格不入软件工程专业是随着计算机和XX络的进展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都缺乏经验,至今仍处于进展的初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需求性。此外,在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制定等方面也与软件产业的进展脱轨,教学内容陈旧、教材更新速度慢等导致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再加上处于高校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学生很难接触到软件产业进展前沿的知识和信息,认识不到知识的真正价值,因此,理论落后、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即使进入社会也缺乏一定的竞争力。
二、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一)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合理的课程设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等院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第一,围绕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进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等院校在软件工程专业要注重对基础课程、交叉学科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创新课程的设立,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臵,使新的课程体系符合“厚基础、精方向、重应用、突特色、强外语”的原则,不同的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以及特色进行调整,最终确定符合高校自身、符合社会进展、符合软件产业进展的课程体系;[2]第二,围绕课程群进行。现阶段的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分为五个课程群:素养培养课程群、应用能力培养课程群、基础理论课程群、专业技能课程群、研究性课程群。其中,高校要特别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群,提高此课程群课程设臵的比重,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高等学校教材·软件工程,围绕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是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研能力、表达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而这些能力也正是软件产业进展对软件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这些能力的培养。
(二)建立教学团队建立教学团队是对教育部提出的“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响应。教学团队的建立要依据教师的职称、学位、教学效果、科研能力等进行,在年龄上要搭配好,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的进展,积极鼓舞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组织,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积存实践经验。(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组织教研活动。活动的对象是教师,活动的形式为师范讲课、交叉听课、说课等。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青年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活动中针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进行探讨,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3]第二,重点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加快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进展。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到软件企业进行试训、建立教学团队、建立课程建设和改革项目、对申报项目成功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第三,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指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样丰富的教师。
高校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两种方式增加自身的“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引进指的是聘请企业或者科研单位的优秀软件人才,培养指的是将本专业的教师安排到企业接受培训或者挂职,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等学校教材·软件工程,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究适合自身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路径,同时,各个高校之间要加强交流,互相吸取经验。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创新性等特点,需要高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积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以共同推进软件工程专业的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