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和实践-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
中国企业使用敏捷开发的多吗?通过2021-2022调研数据对比发现,受访者所在企业的敏捷团队占比从2021年的55%提升至2022年的63%,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从传统研发模式转变为敏捷研发模式,并不断扩大敏捷适用范围来促进企业整体敏捷转型;
与2021年的白皮书相比,本次报告我们调研了更大的样本量、组建了更强大的执委会(20位国内知名敏捷专家),并联合极客传媒,输出更为权威的报告,力求洞察国内企业敏捷状态的全貌,从而提供一个机会让大家了解在被疫情改变、整体经济面临转型的大环境下国内企业正在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尝试,以及积累的成果。
4月7日,智能化研发管理工具 PingCode 联合老布谈敏捷、极客传媒正式发布《2022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
2022年的白皮书基于国内43个城市16个主流行业领域644家企业的调研、20位敏捷专家积累多年的敏捷实践经验,力求客观全面展现 2022 年中国企业敏捷技术与实践的全貌。
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改变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使得国内传统企业、新兴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企业为了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以及新生活方式的变化都需要敏捷力。(延伸阅读:敏捷开发指南)
此次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和实践,通过挖掘国内优秀企业、敏捷专家群体长期以来对敏捷技术、实践领域的研究和积累,给更多的国内企业分享敏捷的本土化发展经验,在敏捷方法、实践、收益、挑战、技术等方面提供参考,更快速地打造数字化运营组织,实现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一、关于白皮书
受访者企业总部分布于全国各地,75%位于一线城市
644名受访者所在企业总部主要分布在中国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其中,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占比75%。经济发达城市的企业更容易接纳先进的敏捷方法,敏捷方法的应用实践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受访者所在行业中,47%为IT/互联网,18%为金融/保险,6%汽车,4%企业服务,其它行业占据25%;受访者80%位于100人以上中大型企业;企业的软件开发团队规模分布比较均匀,从10人以内小团队到1000人以上的大型团队不等。由此可见,敏捷思维模式的理念和实践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不再局限于单一行业或特定规模的组织。
二、中国企业敏捷现状及分析
63%中国企业中敏捷团队占比过半
对比2021年与2022年调研数据发现,在已经采用敏捷方法的中国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敏捷团队的企业占比从2021年的55%提升至2022年的63%,只有敏捷试点团队的企业占比大幅降低,从2021年的21%下降至2022年的13%。由此可见,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团队采用敏捷方法,并不断扩大敏捷适用范围来促进企业整体敏捷转型。
过半数的企业在实施敏捷超过一年后,企业内部敏捷团队成为主流
随着企业敏捷实践年限的增加,企业会不断允许更大比例的团队采用敏捷方法。数据显示,过半数的企业在实施敏捷超过一年后,企业内部敏捷团队的占比即能达到50%以上,相较于2021年,敏捷推广的速度变得更快、普及度更高。
50-100人规模的软件团队更容易推行全员敏捷
对于具备不同软件团队规模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推行全员敏捷的是拥有50到100人软件团队的企业,占比32%,其次是拥有1到10人小规模软件团队的企业,占比28%。但整体来看,中国能够推行全员敏捷的企业占比仍然较低。
Scrum 四大会议与发布计划,在众多敏捷实践中独占鳌头
统计结果显示,“Scrum 四大会议”和“发布计划”已成为敏捷管理实践中最受欢迎的 Top 5 实践。目前已有绝大部分企业正通过这5项实践来逐步规范团队的敏捷交付节奏,但仍需一些时日企业才会采纳更高阶的敏捷实践,尤其是产品需求相关和提升质量相关实践方法的应用还有待加强。
Scrum 与 Kanban 仍为主流方法论,Lean(精益)成为新宠
82%的中国企业都在使用 Scrum 及其混合方法,64%的中国企业更倾向使用精益相关方法,其中“精益 Kanban”占比37%,“Lean(精益)”占比27%。由此可见,围绕需求和任务信号卡,运用 Kanban 开展可视化管理,从而减少浪费、提升效能,已经被中国企业所广泛接受。
三、敏捷实施
2021-2022中国企业最受欢迎的规模化敏捷框架是 Scrum of Scrums
2022年“Scrum of Scrums”和“SAFe”规模化敏捷框架仍为主流,并且受访者所在企业“没有应用大规模敏捷实践”的比例从2021年的25%下降至19%,其他规模化敏捷框架如 Enterprise Scrum(企业级 Scrum)、Spotify Model(Spotify 模式)在使用上均有提升。此外,对比企业规模和规模化敏捷框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越大,使用 Scrum of Scrums 来落地规模化敏捷的越多,而 SAFe 框架在100人以下规模企业中更受欢迎。
51%中国企业迭代周期在3周以内,互联网仍是迭代周期最短的行业
51%的受访者所在企业的迭代周期在3周以内,其中采用“2周”迭代的企业占比30%。得益于规模化敏捷框架的运用,49% 的“5000+人”大规模企业迭代周期已控制在3周以内,实现了“大象起舞”。从行业对比来看,迭代周期在1-2周的互联网企业要高于其他企业,可见IT/互联网行业更倾向短周期迭代。但仍有13%的受访者所在企业迭代周期超过“4周”,21%的企业还没有固定的迭代周期,说明敏捷还处于早期,暂未体会到短周期迭代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
78% 中国企业首选工程实践为持续集成
受访者所在企业敏捷⼯程实践 Top 3 为 “持续集成”、“单元测试” 、“持续部署”。“接口自动化测试”及“接口监控”作为性价比较高的工程实践有待企业进一步应用,而采用 “测试驱动开发”和“结对编程”的企业占比最低,说明这两项敏捷⼯程实践在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章节选取的年度最佳敏捷实践案例中,有关于结对设计的充分说明,将很好体现这类工程实践的巨大价值。
敏捷项目管理工具成为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的必选项
优秀的敏捷项目管理工具将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好更快地发布产品。随着国产工具的迅速发展,敏捷项目管理工具成为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的必选项,采用率达到96%。目前,Jira 仍是国内企业敏捷工具首选,占比达41%,传统的 Excel 仍被广泛使用,占比从2021年的30%下降为2022年的20%,主要原因是随着国产研发管理工具专业能力的提升、国产化替代趋势、本土化服务优势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和实践,国产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如:PingCode、飞书(Lark)、禅道和 TAPD 等敏捷工具替代了不少之前的传统做法。
四、收益与挑战
超4成企业采用敏捷的核心驱动力仍是提质增效
2022年调查显示,加快软件交付、提升团队产能及应对变更仍是企业采用敏捷的3大主要原因,仅18%的受访者从企业战略层面思考如何通过敏捷方法帮助组织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14%的受访者将“提升IT与业务匹配度”列入企业采用敏捷的核心原因,相较2021年调查结果,这是最大的变化点,说明有不少企业开始关注如何将IT资源精准投放到高业务价值上,这可能与企业在疫情时期着重追求IT投产价值最大化有关。
组织及文化冲突是中国企业敏捷转型的最大障碍
组织与文化是敏捷生根发芽和成长的土壤,但调查显示,5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规模化敏捷的最大挑战来源于组织本身,只有解决传统组织文化与敏捷理念的冲突,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其次,缺少敏捷实践经验、专业人才或咨询培训,同样是企业规模化敏捷实施的主要挑战,由此可见,引入敏捷专业经验赋能团队对企业敏捷转型来说至关重要。
不同岗位角色对规模化敏捷面临的挑战认知不同
对比2021年规模化敏捷的各种挑战及不同角色关注度排序发现,“组织文化与敏捷的冲突”以及“缺乏敏捷实践经验”仍是各角色公认的挑战;SM及外部敏捷顾问认为挑战很大程度上来自“部门墙的阻碍”;CXO认为“缺少合适的工具”以及“缺少培训或咨询”也是规模化敏捷实施的主要问题;对于产品经理PO以及项目经理来说,更担心由于“习惯了基于PMP的传统研发方法”而影响规模化敏捷的落地。
除敏捷现状及分析、敏捷实施、收益与挑战以外,在《2022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中,20位敏捷专家通过一对一访谈的形式甄选出“TOP 10 年度最佳中国企业敏捷实践”,如:
希望通过其成功的敏捷实践、技术经验,为更多企业带来参考。同时,本届白皮书还基于调研、反馈、专家建议,对敏捷实践成熟度模型进一步完善。
完整版白皮书大家可通过下方链接获取:《2022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