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计算机课程有哪些
本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教学计算机工程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课程教学计算机工程论文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传统教学是先由老师把非常系统的知识讲完,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然后再应用某些知识点进行练习训练。“计算机工程制图〞授课一般是先课堂授课,黑板板书加上一些PPT课件和教学模型展示,布置作业,而后是AutoCAD授课与上机练习,最后是零部件测绘实训。并且未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敏运用当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这样教学的弊端是学生在毫无目的地被动接收,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往往不够理想。1.2课程实践性不够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复合人才。但当前多数学校制图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而且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结合,使在校学习的内容与生产企业的实际工作经过脱轨严重,没有很好地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因而很难培养出学生真正的职业技能。2.课程建设思路通过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企业实际生产调研,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课题组明确了建设(计算机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的思路。根据“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的原则重组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合适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根据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老师培训与再教育,建设一支教学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学手段先进、职称构造合理的“双师素质〞老师队伍;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开展校企沟通与合作,建设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而完善教学设施;完善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足学生将来就业岗位需要。
3.课程建设内容与成果3.1教学内容课题组认真研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遵循国家制图员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要求,进行了岗位需求调查,并且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发现机械设计与制造、化工等工科类专业学生就业主要从事制图、产品检验与研发、机床操作、技术改造、设备管理与维修等职业岗位。2000年以前,我校的(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AutoCAD软件)课程分别单独设置,计算机绘图课程安排在学习完工程制图课后开设,总学时14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16学时,占总学时11%,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好性与严谨性。2000年后合并为(机械制图及AutoCAD),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改,适当降低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部分内容的难度要求,开场注重生产实际需求,高度重视读、画工程图样能力的培养,总学时调整为124个学时,实践学时24,占总学时19%。2003年,我们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软件课程整合,编写完成了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计算机工程制图)、(计算机工程制图实训教程),获我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我们以我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为契机,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探索基于工作经过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零部件测绘)有机整合,并注重“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教学内容强化了实践教学,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总学时变为128学时,实践学时62,占总学时49%。
2009年,我们编写出版了基于工作经过的(计算机工程制图与测绘)和(计算机工程制图与测绘实训教程),内容选取力求与工作岗位的需求严密相连,比方实训项目———减速器全套图纸测绘的主要学习任务就包括螺纹画法、轴类零件画法、箱体类零件画法、装配图画法、计算机绘图、公差知识及测绘方面知识的使用等,该教学内容的工作对象包括机械零部件、设计方案、要绘制的工程图样和三维造型等,运用CAD/CAM软件、绘图工具及仪器、测绘用工量具等各类工具。教材的使用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2教学方法和手段3.2.1教学形式设计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络企业生产实际,提出各种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提出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经过中学习,比方利用常用的减速器模型,提出减速器的某个零件属于哪一类零件,怎样表达绘制该类零件图,零件图上哪些尺寸是重要尺寸,哪些外表有外表粗糙度的要求,零件图有何用途等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考虑,优化了教学经过,进而提高了课程质量和效率。课程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邀请工厂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由企业老师有针对性地安排与课程相关的任务并指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在生产实境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深切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读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工学结合应该是课内结合与顶岗实习等相结合,课内结合应为最终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测绘、计算机绘图及其它任务,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开展了创新设计大赛、计算机绘图竞赛,参加(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网站开发的建设等实践性环节,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3.2.2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1〕采用当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讲授制图基本知识部分〔体上的点线面、基本体与组合体〕,大量运用模型演示与动画模拟,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思维训练。同时讲解计算机绘图〔CAD〕的基本操作和绘图命令,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2〕按工作经过导向讲授机件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对学生进行机械制图基础训练。打破章节界线,采用幻灯片、模型、零部件实物展示台和台虎钳等真实零部件进行教学,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加以操作演示,同时讲解计算机绘图〔CAD〕的零件图、装配图、标注等内容。模拟了生产工作经过,也提高了直观性与趣味性。〔3〕测绘实训教学。针对具有工程意义的减速器、台虎钳、齿轮泵等做零部件测绘、手工绘制草图能力训练,再利用计算机软件把全套工程图样绘制出来,而后总结撰写测绘实训报告。
这样提高了学生动手和构图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3.2.3采用多种当代教学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可增加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课程组老师制作了集图片、动画、flash和声音为一体的(计算机工程制图)教学课件,建立三维模型、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全部教学经过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并结合其它方式。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依托校园网,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将(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教学视频、三维模型、实训项目、练习题库等相关资料全部上网,实现开放式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知足本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和上网学习的需要。3.3老师队伍我校极为重视青年老师的培养,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制订师资培养计划,鼓励青年老师参加理论进修和企业顶岗学习,每年完成不少于一个月到企业单位顶岗,以提高生产实践经历,加强职业能力。同时对企业兼职老师进行师德培训,支持其参加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学习,以加强其执教能力。经过几年的培养,老师队伍中全部具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专任老师全部是“双师型〞老师,在企业中担任技术服务。
部分老师为河南省成人制图学会成员,老师教学理论及实践水平大幅提高,教学观念新颖、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手段先进。已经构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较为理想的教学队伍,且各自所学专业构成穿插,知识构造很合理。组成了不同知识层次和年龄的教学梯队;教学队伍中从事课堂教学的老师6人〔其中3人兼带实验〕,专职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4人;校外兼职老师4名,均系工学结合单位的生产实践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介入了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制定,负责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经过的开放性。3.4教学条件(计算机工程制图)是我校机电、化工、建筑等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学校对该门课程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保证该课程教学的顺利施行,已建设了良好的校内教学与实践环境。为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河南中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焦作科瑞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焦作市迈克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知足学生企业认知实训、课程实训和生产性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要。4.课程建设成效(计算机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建设符合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很好地实现了工学结合与一体化教学。
课程组全体老师经过几年的努力,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清华大学著名教授王先逵在听取了(计算机工程制图)的教学汇报后,给予高度评价,以为这门课程的改革力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走在了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前列,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尝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质量。近5年,在(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团队的老师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中,学生的评价结果均为优秀、良好水平,平均得分97.75分,并多人次获得“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称号,均评为优秀,同行专家及我校督导组听课评价较高。根据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近5届毕业生回访调查,毕业生以为(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对本人的读画工程图、计算机绘图、协作能力等多项能力帮助很大,课程教学体系使本人学习了生产技能、团队意识,为尽快适应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5年,通过对近20余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制图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以为毕业生的制图功底较为扎实,识图能力很强,进入角色较快,适应能力强,基本到达了毕业能直接上岗的要求。目前有约60%的毕业生从事与设计、维修和测绘等相关工作,满意率到达95%以上。5.课程建设完善思路精品资源分享课程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为使该课程到达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分享课程的要求,下面4个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①实现课程与后续课程如模具设计基础、PRO/E、数控加工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测、绘及制图软件使用的职业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②进一步加强电子课件建设,并将教学视频全部上网,完善试题库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兼备,互动沟通。③根据企业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愈加适应的教学内容与载体,进一步开发学习情景和项目,并施行完善。④结合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的深度开发,进一步完善具有鲜明工学特色并有较强示范性的充分开放分享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