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学软件开发-ftp的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如何自己开发
一、软件工程概论
软件工程是研究用工程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它涉及编程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具体涵盖软件工程相关理论、技术、软件服务、领域软件工程等。
一、专业背景
天津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2001年批准的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2010年,软件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 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项目。 2010年和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 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
2. 专业特点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本专业形成了以下特点:
(1)重视工程教育。 开设了体验实践、认知实践、综合实践、企业实践、实训等多门课程。 实习学分占总学分的27%。
(二)紧跟行业前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多年的教学和探索实践中,构建了一套适应技术发展趋势的工程实践体系和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课程实践课程设置机制体系。
(三)注重本科生国际化。 聘请多名外籍教师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选派优秀本科生赴法国进行软件工程培训,开设中法国际工程师班。
(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院设立了本科生拔尖创新基金,建立了本科生进实验室制度。
三、训练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软件工程知识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新技术知识。 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新技术。 、新产业、新经济发展,能在本领域或跨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研究、管理等工作的优秀人才。
四、就业及升学前景
2016-2018年,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大学继续攻读学位; 或到当地政府机构、航天企业、中船重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华为、微软、IBM、谷歌、四大国有银行、中国移动联通等知名企业从事管理服务、技术研究、软件开发工作。
2019年本科生就业情况,2019年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231人,总体就业率为99.14%。 赴国(境)国留学88人,占38.10%; 出国(境)深造19人,占8.23%; 直接就业122人,占52.81%; 40人到重点单位,占直接就业人数的8.23%,比例为32.79%。
根据近年的跟踪调查和调查,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道德素质、敬业精神、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文化素质等方面较为满意。 从反馈调查结果来看,各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的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认为本专业学生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勤奋敬业,努力工作; 他们非常积极主动,具有高度的团队精神; 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
五、奖学金计划
在奖学金和助学金方面,本专业本科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激励奖学金、学术奖学金以及本专业合作企业和校友设立的各类激励奖学金,累计覆盖率达60余人%。 智能与计算系2019学年奖学金概览见下表。
姓名
人均金额(元)
人数
报道
评论
天津大学三好学生奖学金
1000~3000
211
18.22%
校级
天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1000
102
8.81%
校级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
38
3.28%
全国水平
国家奖学金
8000
18
1.55%
全国水平
国家拨款
2000-4000
222
19.17%
全国水平
天津市政府奖学金
8000
6个
0.52%
市政
潍柴奖学金
8000
2个
0.17%
校级
昆仑英才奖学金/雪莲奖学金
3000/1500
2个
0.17%
学校层面,针对少数民族学生
其他奖励奖学金:王学忠人文教育奖学金、渤海证券奖学金、泰来少溪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北洋春晖奖学金、初心奖学金、远见教育基金、华为奖学金、安信集团奖学金、刘宝奖学金、第56届土木工程校友奖学金、吴玉华奖学金、富辉奖学金、李安龙奖学金、潍柴动力奖学金等。
3000~10000
26
2.25%
校级
其他助学金:马汝仁励志基金、郑东助学金、曾宪梓教育基金、新鸿基助学金、慈惠春华求是助学金、灵坛校友助学金等。
1500-15000
50
4.32%
校级
校级奖学金:Kiyoshi Honda Advanced Speech Science Scholarship、Kiyoshi Honda Speech Science Scholarship、Shu Yantai Taoli Scholarship、ACM-ICPC Scholarship、Class of 91 Alumni Learning Progress Scholarship
1000-2000
16
1.38%
大专水平
累积覆盖率
693
59.84%
6、国内外排名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A-级(全国并列第9名);
天津市软件工程专业排名第一;
2. 师资队伍
软件工程专业始终把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任务,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力度。 软件工程专业现有教师40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10人。 承担本科生、全日制硕士、博士的教学与培养。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天津市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占教师总数的92%,其中12人海外医生; 4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77%。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软件工程专业各学科组带头教授简介如下:
张家万,教授,博士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1项天津市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三等奖。 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与视觉分析、计算机视觉。主讲课程:信息可视化
陶文元,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系副主任,软件学院院长,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天津市新创工委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动漫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市智能汽车装备工程中心主任、副主任。 主持完成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天津市重大项目和课题20余项,与多家企业共建省部级科研平台. 先后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 行业协会奖6项。 主持教育部和天津市教改项目5项,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一部。 软件工程培训被评为天津市一流课程。
冯志勇,教授女孩子学软件开发,博士。 监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ACM中国天津分公司董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主持和完成国家级、省级、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在AAAI、IJCAI、CVPR、WWW、ICWS、ICSOC、TSC、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Journal of Software、Journal等会议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电子、计算机研究与开发等专业。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孟兆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BE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计算机教育》杂志编委。 从事物联网软件与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学习系统的研究。 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和工程计划、部委等20余项教育部、工信部项目或教改项目等3项。 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技术平台研发”项目。 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第七届高等学校二等奖教育 天津市教学成果奖,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PR、Journal of Software、AAAI、NIPS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在线教育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建设。
三、研究成果
软件工程专业科研力量雄厚。 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重点基金项目2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重大社会科学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过亿。 在ICSE、ASE、FSE、AAAI、CVPR、NIPS、IJCAI、PAMI、SIGGRAPH、IJCV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产学研方面学院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大数据处理与软件测试等领域取得突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和生态文明建设。 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跨境养老应用服务平台
服务计算与知识工程团队面对我国日益迫切的健康养老需求,面向居家、社区、居住等新型养老模式,研究健康养老优化配置新模式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保险、支付、教育、娱乐、信息服务等第三方服务资源,成功开发健康养老跨境服务整合、信用评估、养老数据分析三大“智慧养老+”支撑平台. 该研究是我国首个养老服务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在北京、天津、山东、浙江、云南等地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和居家养老为补充的健康养老体系。 跨境融合服务模式创新示范已应用服务示范区超过1500万用户,极大提升了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治理能力。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健康养老跨境服务应用示范”启动。 从养老生态系统和养老服务价值链的角度,为健康养老创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2019年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价值驱动软件服务持续迭代演化机制及关键技术”,搭建了服务生态系统计算实验平台,能够对服务融合演化进行分析预测医疗保健服务生态系统和干预。
2. 大规模知识图谱的构建与管理
在知识图谱领域,服务计算与知识工程团队逐步构建了涵盖知识图谱全生命周期的独立理论和方法体系,从基础理论的发现到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也支撑了知识图谱的全生命周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团队知识图谱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图谱的逻辑基础理论”、“知识图谱的新组织管理方法”和“高级知识的自主学习”。
2013年至2015年,依托国家863项目“基于语义的大数据存储架构及关键技术”,构建了支持Wiki和开放本体的新型分布式大规模RDF数据引擎经纬,并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
2016年以来,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专项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和国家科技部“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我国重大疾病和罕见病临床和生活基于大规模知识图谱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对知识图谱查询的几个核心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成果,形成了基于知识图谱管理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了知识图谱查询,同时自主设计构建了基于Hadoop+Spark的分布式自适应RDF数据处理引擎FlexStore,存储时间短,压缩比高。同类型的,查询性能可以提升75倍。并且在此基础上,一组o f 构建了支持OWL 2 DL的高效、可扩展的查询应答系统SUMA,具有优越的性能特点和实用的简单性,应用于精准医疗、健康医疗服务、舆情分析等重点领域。
3. 城市公交大数据智能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由天津大学牵头,与天津通卡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城市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公共交通,实现广泛应用。
陶文元教授带领团队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云架构平台和深度学习理论,利用安全移动支付、智能卡、二维码等,开展基础理论、技术应用、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创新研究、NFC近场通信及多种车载传感器、北斗/GPS、车载视频监控与存储、视频客流识别与检测等技术,通过对公交大数据的研究分析,开发完成国家智能公交装备与调度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全国各城市公交运营监控、安全监控、电子支付计费、智能调度、乘客里程监控等服务功能。
项目成果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并成功推广到杭州、石家庄、成都等全国22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 近三年,产销各类车载设备近13万台套,在国内公交应用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一、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以上,并出口向中南美洲国家推广,在委内瑞拉、萨尔瓦多等国家推广应用,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 项目已获得相关专利25项,获得天津市专利优秀奖,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
4、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技术平台研发
以产品全周期数据知识整合为驱动; 构建反映数据迭代闭环-设计迭代闭环-产品演化闭环协同的多级闭环反馈产品自适应设计机制; 形成适应性和快速响应数据涌现和多源动态需求的设计模式。 以“数据驱动的产品自适应设计”模型的创新应用为主线女孩子学软件开发,阐明产品自适应设计的动态演化机制。 突破产品自适应设计决策、产品性能多目标参数设计优化等6项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集成技术方法体系。 研发包括自适应设计、大数据分析、知识管理、在线交互设计等4大类32款自适应在线设计工具/软件; 制定适应性设计相关国家/行业/企业标准4项; 建设工程机械、特种装备、航天装备三大行业的自适应在线设计知识库; 形成全面覆盖三大产业研发流程的自适应设计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和平台。 针对工程机械、特种设备、航空航天装备3家企业开展应用,提高企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动态需求的设计响应能力。
5. 材料外观建模与外观采集研究
针对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难以有效捕捉材料表面各向异性反射特性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光源的建模框架。 捕获成本。 同时,针对自然条件下难以准确控制材料表面反射信息入射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照条件未知的自然条件下材料建模方法,大大简化了材料建模的过程。材料捕获和建模。 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更轻松地完成数据驱动的外观建模工作。
将重建的表面反射结果与新光照环境下的真实照片进行对比,进一步阐明了算法的准确性。
与秦始皇陵博物院合作开展青铜车马三维数字化收藏,收藏精度0.02mm,主持制定文博领域三大行业规范。
6、计算机主动视觉技术及软硬件集成平台
针对真实场景下计算机主动视觉的科学问题,提出一种开放复杂环境下的精确视觉测量与重建算法,实现对真实环境中微小目标细微变化的检测与测量。 在可靠性和易用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了主动全景图像采集和自主拼接技术,实现大场景下具有物理保真度的高质量全景图像的自动采集和拼接。
针对以文物在真实环境中微变化监测为代表的应用场景,研发了先进的自主视觉定位机器人系统,并在敦煌莫高窟、拉卜楞寺、秦始皇等重点文博机构得到应用陵墓博物馆。
2015年,颐和园青客轩石刻主体监测采集数据和微变化检测结果实现了对文物现场细微变化的敏锐捕捉和精准测量。
4.培训计划
软件工程是研究用工程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它涉及编程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具体涵盖软件工程相关理论、技术、软件服务、领域软件工程等诸多方面。 本培训计划也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 现将其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训练阶段
培养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通识培养阶段: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工程认知、专业和科研兴趣培养、素质培养等。
2)学院专业专业基础培养阶段:以提高专业基础素养和能力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工程态度、分析决策能力、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构建能力,初步形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创意与创新
3)软件工程专业培养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专业和研究方向,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高科研和实践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项目。 能力,以及工程创造力和创新。
4)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实训阶段:学生通过学院的实训课程和对接企业的企业实习,体验IT企业真实的职场环境,进一步提高软件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还可以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为以后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2.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模块,主要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通识教育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文化素质教育课、特殊教育课和通识课选修课、数学课、物理课、外语等。
2)专业基础课:学院主要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3)专业核心课程: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含)
4)专业公共选修课: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本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
5)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综合编程实践、软件工程实践课程、软件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等。
6)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外实践:主要学习计算机行业前沿、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科研实践三选一)
图 1 主要课程模块
五、招生条件 一、招生宣传资料
根据学校统一规定,工科实验班按普通类招生。 报考智能与计算系普通招生课程的学生必须选修物理。
6. 学习资源
系部网站和公众号提供本专业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培养目标、培养项目、科研实力、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等信息。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部门网络平台。
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