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的专业课程-WORD整理版优质参考资料(2015-04-08)
WORD整理版WORD整理版优质参考资料优质参考资料—、专业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梧州市地处桂东南,泛珠三角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地缘、人 缘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和外向型经济,使经济建设飞速发展,GDP快速增长。随着梧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双转型”的需要,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 求变得尤为迫切。“十五”期间,我国软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额已达到3900亿元,其中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达到 1834亿元,占软 件产业全部收入的47%。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 长。2010年广州市软件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超 过40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发展软件产业作为我国信息产 业重要的一项规划,在未来5年中,软件人才需求将呈现急速上升的局面。根据 信息产业部的预计,每年软件人才需求的增长率都会以不低于10 %的比率上涨。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及软件外包产业的成熟, 软件人才依然还将呈现大量 缺乏的局面,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需求高达230万人左右。我系软件工程专业将充分利用学院软件研发中心多年从事软件开发的资源 优势,走“产、学、研、销”之路,教师参与研发并将案例带入课堂,学生学 习该案例软件并到相关企业就业,聘请公司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专业顾问, 并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育过程,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珠江三角洲国家级软件和动漫产业基地建设的的进一步推进,为满足 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要,支持本地区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同时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非常高。 因此,作为培养软件工程专业 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重任。(二)现状分析.基本情况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建于2009年,专业名称规范(按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为080717W)。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针对珠三角地区软件人才的迫切 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从事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2010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本专业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双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 8位教师,其 中硕士研究生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7.5%,副高以上职称5人,其中副教 授3人,系统分析师2人软件工程的专业课程,占专任教师比例的62.5 %。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的 62.5%。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采取“走出去”,练就更多的“双 师型”教师;“请进来”,聘请一批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充实我 们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成果基本情况在教改科研方面,软件技术教研室积极组织教研教改活动;积极开展教学 改革研究。
近三年软件技术教研室的老师共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了 1本教材,完成校内实验实训指导书1本,在研区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区级 精品课程1门。本专业实训室建设不断完善,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同时已经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实施适合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奠定了基础。本专业根据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同时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按照《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大力推行工 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规范管理、提升内涵,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全 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软件技术 专门人才。三、建设目标总体目标:2010-2015年重点完善师资队伍及精品课程建设, 2010 — 2011年完成招生 筹备工作,2012 — 2015年建设2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出版教材1 本软件工程的专业课程,力争建设成为院级重点专业。
具体目标:(一)建成以Java/.NET为课程学习主线,以Java/C# 程序设计、 JSP/ASP.NET程序设计、J2EE系统开发/ASP.NET企业级综合开发等课程为支撑 的专业课程群。(二)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发以软件开发流程为导向的“任务引领”型 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模式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三)在专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努力构建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工学结合的人 才培养模式。(四)打造一支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双师型”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三年 内“双师型”教师力求达到专业教师的50%以上,研究生达到75%以上,高级职 称达到75%以上。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着力做好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选拔及 培养工作。(五)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评定工作,切实提高毕 业生质量。(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拓展以泛珠三角地区为主体的校外教学实习和 “顶岗实习”基地5个以上,并建成2— 3个较稳定的大型实习基地。(七)完善覆盖整个专业群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体系。(八)结合专业建设,构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全面素质养成 体系。四、建设思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尤其是课程建设要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有效对接, 教学过程要实现课堂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考核方法要实现项目开发与答辩相结 合,同时要把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专业课程群,实现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资源与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以点带面 实施教学建设与改革,从而带动整个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和发展。五、建设内容(一)以软件工程专业为龙头,带动计算机专业群建设2012年形成以Java/.NET系列课程为学习主线,以 Java/C# 程序设计、 JSP/ASP.NET程序设计、J2EE系统开发/ASP.NET企业级综合开发等课程为支撑 的特色软件专业,并以此专业为龙头,带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等专业群的建设。(二)课程建设把《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2EE开发》等三门课程确定为重 点建设课程,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发成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并开发以软件 开发流程为导向的“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实施“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到2015年,力争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具体 规划见表1。表1专业平台课程建设规划一览表课程名称建设内容课程名称建设内容Java程序设计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突岀能力的培养;制订课程标准;校企合作修编教材;C#程序设计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突岀能力的培养;制订课程标准;校企合作修编高职教材;申报院级精品课程。
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突岀能力的培养;制订课程标准;校企合作修编高职教材;申报院级精品课程。JSP程序设计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突岀实践能力的培养;制订课程标准;校企合作修编教材;申报院级精品课程。ASP.NET程序设计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制订课程标准;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突岀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修编高职教材;J2EE系统开发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突岀实践能力的培养;制订课程标准。申报院级精品课程。.NET框架综合开发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突岀实践能力的培养;制订课程标准。具体实施步骤:实现从专业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过渡;实现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过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完成每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教师轮流到软件企业一线实践,积累软件开发经验。6?为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基于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配套教材。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策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加强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 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模块化重构, 能力培养按照螺旋式推进,教学过程将 项目驱动和案例教学一体化,“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模式,推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落实1+X证书制度。
人才培养策略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的人才培养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模块化。根据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构建专项能力教学模 块,并由此确定各教学模块包含的课程。 同时,根据不同的技术方向构建课程模 块,分为JAVA方向平台模块和.NET平台方向模块,确保学生能够习得当前流行 技术路线之一的开发能力。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产学结合”,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依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在确定开设的课程时,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将实际开发项目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同时,让公司技术 人员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组成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的师资团 队,使得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符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要求。在“工学结 合”的教学改革中,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到企业从事顶岗工作,使学生的学习与技 术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要求进 一步加大,实行层次化分阶段的技能训练方案, 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层次:第一 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课内实验,突出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是技能课程的实训 教学,突出专业综合技能培养;第三是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突出个性化的能力培 养;第四是毕业实习/设计环节,与岗位对接,突出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实现软件工程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突出软件 工程课程的“工程实践性”,推行课程网络化建设,构建立体化教学环境。实行“ 1+X证书制”,使学生毕业时除取得毕业证书外,还要取得至少 一本以上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把考证相关的内容纳入教学与实训 教学计划之中,以提高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实施“课程考证+项目开发+答辩”的考核模式改革。学生学习专业主干 课程的同时,要参加课程相关资格证书考试。考试通过的可以申请期末考试免考。 期末考核以项目开发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要自主开发一个应用程序,并要通过 答辩小组的答辩。通过考核模式改革使得教学与考核相互促进, 让学生有更多的 时间来学习编程技能。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到2015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专任教师达到12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 教师的比例力争达到80% ;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5%; “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60%。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 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 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 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 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逐步从软件开发企业引进具有高、中级职务的研发人才。招聘若干211工程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严把教师入口关,实行教师招聘试讲制度,多方面综合 考核。引进或培养晋升副教授1-2人。聘请8名以上的企事业专业技术骨干作兼职教师并请他们来校上实践性课 程或专题讲座,每学年不少于6人次,每学期安排8个学时有关软件开发的专题讲 座。3?选拔部分骨干教师送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应用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每学年选取1 — 2名教师下企事业单位参加为期不少于半年的相关业务工 作,或假期安排部分教师接受不少于2周的相关职业资格培训,以扩大“双师型” 教师比例。以老带新,实施传帮带。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 并以老教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 教师进行实习、实训、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 水平。建立主讲教师制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教学,每门课程都安排 有一名或多名主讲师。进一步推进教师的职业资格认定工作,专业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可选择 性地参加系统分析师、项目管理师、软件设计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嵌入式工程 师等类别的资格考试,其中以软件设计师为主体。
并为获得证书的教师争取相应 的工资待遇。(五)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在已有实训室的基础上 ,新建软件测试实训室、嵌 入式软件开发实训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开拓、巩固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验实训室重点建设项目详见表2。表2校内实训室建设项目一览表实训室名称预期效果完成时间软件测试实训室软件测试教学与实训2012 年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训室嵌入式软件开发教学与实训2012 年新建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学生实习期间,我 们将聘请企事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派出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到实习单位和 企事业兼职教师一起共同指导及管理学生。校企合作内容包括由企事业指派技术 /业务骨干作为基地的实习实训指导老师与管理者,实施工学交替及顶岗实习; 与企事业合作开发课程和科研课题; 教师辅助或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 为企事 业单位培训业务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则安排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六)教研教改教研工作重点开展高层次的具有前瞻性、探索性的规划类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及科技创新性的研究。既要在宏观层面上深入研究专业的定位与规划, 又要在 微观层面上不断探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关于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 式、教学资源、课程实践、课程考核、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力争到2015 年,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新增省级成果 1--2项,院级成果2-5项,教师年均撰 写论文20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七)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建立并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站,逐步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推荐报考费低、认可度高的资格证书考试 。到2015年, 要求毕业生必须取得一种以上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八)招生就业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力争新生入学报到率超过全省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全省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力争每 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九)社会服务科研服务科研方面主要与企事业合作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为地方经济服务。力争到2015年,取得省级成果2-4项,市级成果3-5项。培训服务开展为企事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年均为企事业单位培训员工100人以上。六、保障措施(一)充分发挥软件工程专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作用成立的软件工程专业顾问委员会,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 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今后,在建设校内校外实 训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研究应用型课题等方面要更好 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二)成立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管理机制为促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将成立计算机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骨干组成。 本小组 负责根据专业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详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完善本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每学期递 交工作计划和 工作总结,对各项工作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与评定。(三)资金投入与管理教研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专业顾问委员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从学院专项经费中支出,其它费用从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经费 中支出。各项开支由学院及系领导严格审核把关,以确保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