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方案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人工智能生物传感“数据化”艺术报道

发布时间:2023-06-28 09:17   浏览次数:次   作者:佚名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从信源的采集、数据的分析到报道的生成,艺术报道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更为广泛的信源涵盖面,更加精确的信息获取方式,使艺术报道尽可能减少了记者的主观倾向,更具全面性;搜集到的大量、高速、多样、有价值的“大数据”在分析处理后生成可视化页面,记者能从中高效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增强报道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使报道更加形象生动;最终生成的“数据化”艺术报道,由数据贯穿始终,具有“精确新闻报道”色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更富客观性与权威性。能够满足多元需求的艺术新闻报道,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最终将使艺术报道在新闻领域的价值与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人工智能 生物传感 “数据化”艺术报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1956年由McCarthy首次提出。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众说纷纭,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 Nilson)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学科”,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Winston教授则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迄今为止,对人工智能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定,但从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来看,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人工系统。

人工智能研究发展至今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初级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启发式思维和运用领域知识;1963年以后,AI的研究目标是理解自然语言、自动回答问题、分析图像等;80年代,AI进人以知识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围绕知识表示、推理、机器学习等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方面。其中,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能运用特定领域中专家提供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并采用人工智能中的推理技术来求解和模拟通常由专家才能解决的各种复杂问题。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则是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活动。它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2016年3月15日,AlphaGo以4比1的比分战胜李世石。让韩国棋王李世石投子认输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就是一款人工智能程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深度学习”形成神经网络“大脑”,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精准处理。而模式识别是指用计算机代替人类或帮助人类感知模式。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也就是让计算机系统能够模拟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产生的各种感知能力。[1]

近年来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不仅工业、农业、航天事业受其渗入,新闻传媒业也被其波及。人工智能在体育、金融、天气预报等新闻报道领域开始崭露头角。2014年7月美国加州发生里氏4.4级地震,《洛杉机时报》凭借研发的新闻自动生成系统——“机器人”Quakebot在震后二分钟内发出消息,使其成为最快在网站报道该消息的新闻媒体。在人工智能席卷媒体圈的形势下,国内媒体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写作机器人。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Dreamwriter、第一财经发布“DT稿王”,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行业的运用愈演愈烈。“人工智能的特长在于,对于海量的资讯素材在规格化、模式化处理,在数据方程和自学习能力可以达及的功能逻辑上,能够显出极高的效率和精准的处理。”[2] 对海量数据高效、精准的分析处理,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记者和编辑。科技杂志《连线》(Wired)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就认为“人工智能将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拐点,甚至排在虚拟现实技术前。在技术上,人工智能比虚拟现实技术更易实现。”[3] 无论从实际的需求出发还是就技术的发展程度而言,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走在同期其他技术之前,这也是人工智能得以在新闻行业大显身手的重要原因。

一、人工智能渗入艺术报道

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模式识别能力的提升以及专家系统的完善,人工智能能够捕捉和分析人类的生理反应并以此推断人的情感状态,从而使艺术报道的自动生成成为可能。2015年12月20日,新华网发布了国内第一代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Star,它与此前其他写作机器人不同的最大特点是“有感而发”,即通过生物传感器采集用户体验信号,转化为数据后通过多种算法完成分析、报道、交互等工作,并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种产品。从新闻报道层面来说,这意味着机器人写作打破财经、体育、气象等报道领域的限制,开始渗透到艺术报道领域。国内首次剧场传感实验“《战马》袭心”自动生成报道,就是生物传感机器人从事艺术报道的最好实例。话剧《战马》改编自英国作家麦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的同名小说,讲述“一战”时一个叫艾尔伯特的男孩和一匹马的真挚友谊,2007年被英国国家剧院首次搬上舞台。2015年9月起,中国国家话剧院引进《战马》中文版在北京演出,新华网与国家话剧院合作,以生物传感技术开展了现场观众的体验实验。

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检测到周围环境变化并将这种变化通过某种方式输出的一种装置。由于使用的技术和应用的目的不同,传感器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生物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一大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生物传感器测量的是人或动物的生理信息,并将之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装置。根据不同生理信息的类型,生物传感器主要测量:体内诸如血压等压力信息,体表诸如心电等电信号信息,体外的红外信号甚至磁场信息,等等。这其中,测量体表电信号的生物传感器是此次试验关注的重点。[4]

“新闻在艺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相对于娱乐新闻、法制新闻、灾难新闻和体育新闻等专业领域新闻报道研究的丰富且深入,对艺术新闻领域的系统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5] 生物传感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人工智能的模式识别能力,为更好地解决艺术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研究艺术报道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通过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的王真峥提供给笔者的论文《实验:基于互联网趋势判断的尝试》,可以较为详细地了解生物传感机器人生成艺术报道的过程,进一步探究艺术报道将呈现出的新变化。

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

二、人工智能介入艺术报道后呈现的新变化

生物传感机器人生成艺术报道,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皮电传感器采集观众的生理数据,经由算法自动分析生成可视化页面,并自动生成报道。 对于这一实验,王真铮认为是基于对互联网‘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进行的中国首次剧场传感实验,也是首次运用写作机器人在艺术领域进行播报。尽管这只是首次局部性的尝试,其成熟度和应用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扩大,但这已经表明:艺术报道已不再只是以捕捉和分析人情感见长的新闻记者的专利,它势必给今后的报道带来新的变化。具体而言,在艺术报道过程中,从信源的采集、数据的分析、报道的生成到新闻记者的自身定位,都将呈现出新的特点。

1 信源采集阶段:信源的涵盖面更为广泛,信息获取方式更加精确

1.1 信息来源的涵盖面更为广泛。在《战马》实验中,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研究组共邀请了150名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的观众,并且使用皮肤电传感器获取每位观众的生理数值。观演过程中,用户的情绪状态会通过大脑边缘系统的巴贝兹回路(Papez circuit)引发皮肤的自主神经反应,比如出汗、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等,这些反应会引起皮肤电阻的变化,从而被皮肤电传感器检测出来。 这样,每一位观众都是信源。相较以前抽样采访部分观众、专家的方式,精确到每一位个体的信源采集方式,使受访面得到极大拓宽,进一步提升了艺术报道的全面性。

1.2 信息获取方式更加专业精确。在技术操作上,只需要将传感器的两个极片贴在观众的手指上便可获得其生理数据。这种信息的获取方式尽可能地回避了记者的主观倾向,直接而又精确地获取受访者的反馈。以往记者对艺术报道的信息获取,要么运用“间接”观察法从受众、专家等提供者那里得到信息和选择信息,要么运用“直接”观察法从艺术展示现场亲身感受事实并提取信息,但无论间接还是直接,都离不开记者的主观感受与判断,信息获取方式受主观因素的制约性很大。与传统的反馈调查法相比,使用皮电传感器的好处在于:数据是实时且连续的,每秒对应反馈一个数值,观演过程中观众的生理反馈数据可与表演中的每一场景对应;数据收集是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不会打扰观众的观演过程;演出现场收集到的数据实时显示在后台,可以看到每一位受测者关注度的变化。在下面的“关注曲线图”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P值,红线为P=0.05,低于红线部分为观众关注度显著升高的部分,颜色标记处为男性与女性观感明显有区别的区间。对照时间坐标及情节,对比分析演出下半场女性和男性的生理反馈的情况,就会发现女性被演出“唤醒”的次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_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

下半场女性观众P-Value图

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

下半场男性观众P-Value图

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_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

注:“关注曲线图”出自王真铮的《实验:基于互联网趋势判断的尝试》

以秒为单位,对应到每个场景的精确测量方式,使受众原本分散性、模糊性、碎片性的生理反应得到集中化、清晰化、连续化的精准记录,使信息获取方式相对以前单纯地采访更加客观化、精确化。与此同时,因为有了受众对每个表演场景的具体反应作为参考,在对观众及艺术生产者进行口头采访时,可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提问。

【1】【2】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_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

2.2 可视化。受访对象的生理反应所体现出的情感波动,在生成的可视化图表上能够得到形象清晰的展现,即一张图就能高效简洁地包含多层次信息。例如记者就能从如下可视化页面了解到:在全场演出中,女性的观剧体验普遍优于男性、儿童的观剧体验普遍优于成人、与亲朋一起看戏的观众体验优于独自观剧的观众等结论,这些结论的得出,都取决于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通过可视化图表,记者能够高效快速地捕捉到所需信息点,甚至在艺术报道过程中直接引用类似的页面作为依据,增强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使之更加通俗易懂。

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

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

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_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

注:可视化页面出自王真铮的《实验:基于互联网趋势判断的尝试》

3 报道生成:“数据化”的艺术报道

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_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

具体生成的稿件到底呈现怎样的面貌,笔者暂未能从研究组获得。据王真铮提供的相关研究成果,只能暂时了解稿件输出的操作方式,即实验组先提供几套模板,再将线下传感数据与线上抓取信息相结合,从而生成不同侧重点的文章供给不同的读者。虽然生成的艺术报道能否像人工智能在金融等领域生成的报道那样相对成熟还不得而知,但是根据信息采集阶段与数据生成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我们还是可以推测艺术报道的基本形态和风格特征:

3.1 数据贯穿报道的生成始终,堪称“数据化”的艺术报道。媒介固有的物质结构和符号形式发挥着规定性的作用,塑造着信息被编码、传输和被解码。电视的固有符号是图像,广播的固有符号是声音,在艺术报道中,人工智能的符号形式是数据,艺术报道中采集到的信息在编码传输以及解码阶段,都与数据息息相关。与新闻记者通过宽泛的感知后将获取的信息文字化不同,人工智能对感知到的特定时刻特定人物的情感进行精确捕捉,编码后输出成数据,使情感数据化。传统记者受制于自身的精力和知识积累,编写出的艺术报道无论在视角方面还是数量方面都极其有限,但人工智能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受众进行多层次的数据搜集,在解码时以数据的形式获悉不同类别受众的情感态度,能自动生成多方位报道,且多方位的报道尽管角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与数据相关。人工智能将精确捕捉的情感编码成多层次的数据符号,不仅规定了艺术报道生成的路径是对数据进行解码分析,而且呈现出来的艺术报道也是以数据分析为中心。简而言之,无论是报道生产的过程还是生产出来的成品,在获取受众生理反应的基础上生成的数据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3.2 报道内容偏向对具体数据的理性分析,更加通俗易懂。每一种媒介的符号特征都带有一套偏向。由于不同媒介在物质形式和符号形式上存在差异,因此产生的内容偏向、思想情感偏向等就有所不同,以致于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认识论偏向。人工智能的符号形式是数据,所以它所成的艺术报道内容更偏向具体的数据。从思想情感层面来看,相对于对文字符号的抽象性偏向,数据符号具有具体化的偏向。大数据技术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在对这些大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又偏向高效、理性、专业化的分析,所以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阶段,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并生成可视化页面”,受众在接触这样的数据或者页面时,往往能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知。如果把抽象思维能力看作新闻记者的符号形式的话,那么由人所生成的艺术报道内容更偏向抽象多义的文字。新闻记者在编写艺术报道时,侧重于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捕捉受众的外在反应如掌声、表情等,加上后续的采访,获取受众的感受,同时采访相关的专家,通过寻求他们的专业意见,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生成艺术报道。对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报道,读者在解读时,需要进行较为抽象化的思考。符号形式的不同对我们阅读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要求也不同,而这种抽象化的解读对理解艺术报道的含义可能容易造成隔阂,使受众无法清晰、快速、准确地对其感知与认识。“优秀的艺术报道,必须为大众架起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而非让艺术派生‘谜一样的特质’,变得让人难以理解,更不能通过‘妖魔化’手段,加深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裂痕。”[6] 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报道中形象具体化的数据,有利于矫正文字形式过于抽象化的表达方式,使“报道者以对受众需求的满足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提供艺术相关信息和解读,强调以更大众的、通俗易懂的内容和报道方式来实现对公众的服务性。”[7]

3.3 艺术报道具有“精确新闻报道”色彩,更具客观性与权威性。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精确新闻报道这一概念,提倡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即通过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方式搜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进行新闻报道。精确新闻报道最大的特点是运用精确的数据及相关的概念分析新闻,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一些问题,使新闻报道更具客观公正性。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渗入,大数据专业的获取方式和科学化的分析处理可能就此成为艺术报道和艺术宣传的分水岭,艺术报道不再只是任由涂抹的变相宣传。对一场艺术展示的报道很多时候需要数据出来说话,表面看起来记者能够发挥的空间好像缩小,似乎削弱了记者的话语权,但实际上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艺术报道反而大大增强其客观性与权威性,更能令人信服。

3.4 艺术报道的丰富性满足了多元需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通过对《战马》实验生成数据的沉淀与分析,可以看到受众的观剧唤醒度及其对应情节的差异,从而协助记者发掘新闻点。艺术报道不再只是单纯的反馈或者宣传,而是能够满足多层面需求的报道,是文化再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这一媒介技术的固有偏向还会影响到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层面。艺术报道的数据来源是每一位个体的生理反应,即数据的背后是人,从数据的采集到呈现,都是为更好地了解与满足受众的需求,诚如芒福德所言“技术与整个人类的本质有关。最初的技术是以生活为中心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也很少是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力量为中心的。就像在所有的生态复合体一样,人类的各种兴趣和目的,连同有机体的需求一起,抑制了任何单一成分的过度发展。”[8]在艺术报道过程中,人工智能通过生物传感精确搜集每一位受众的情感与态度,以受众为中心,每一位受众都是信源,打破了抽样调查以部分受众和专家为中心的原有信源模式,个人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传播网络中,再也没有‘中心’。每个人都是信源,每个人都可以播报,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编导。”[9] 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艺术报道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甚至后续的艺术再创作都将以人的需求为核心进行调整。由此,将促进重视个人价值、用户至上的社会心理与文化观念的形成。

3.5 艺术报道在新闻领域的价值与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文化的需求成增长之势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艺术报道日益成为受众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在新闻报道领域里,艺术似乎一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相比财经报道、体育报道、科学报道等其他专业报道领域,艺术报道长久以来都是一个边缘化的品种。”[10] 在大众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受众选择看电影、看展览等休闲娱乐方式受相关报道的影响愈来愈大。艺术报道不仅具有议程设置功能,吸引受众关注讨论,而且对受众的选择行动产生一定作用。尽管如此,艺术报道逐渐发挥的强劲作用和它所受到的关注度并不成正比。新闻业界普遍轻视艺术报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却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报道拓宽了受众的信息面,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所需信息,为其具体的选择行为提供更具说服力的依据,艺术报道与受众的互动性将更强。由此,艺术报道在新闻领域的价值与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

“要充分发挥艺术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必须通过报道内容、报道技巧和报道者自身素养与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以此提升艺术新闻报道整体质量和水平。”[11] 人工智能的介入为提升艺术报道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记者就此被取代或者地位大大下降。笔者认为,在艺术报道生成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与新闻记者发挥各自优势,没有优劣之分。

自然的“蛋白质”沙文主义以及超自然的宗教沙文主义都认为生命是智能得以存在的唯一环境,而在莱文森看来,“智能还有其他的路径、基底或基础。倘若生命是思想生成必需的环境,我们不敢肯定,如果用其他标准来衡量,芯片或其他无机的线路是否就可以被认为是有生命的实体。”[12] 莱文森和蛋白质沙文主义者对智能存在载体的看法大相径庭,也各有依据,但把智能的载体作为比较的根由,特别是拿记者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能力作比较,或是将人的情感判断能力和人工智能的作比较,都是不在同一层面的没有意义的比较。文化/技术共生论既不像“软决定论”强调“在媒介的发展、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也不像“硬决定论”主张的“技术是必然的社会变革的首要决定因素”,而是认为“人类文化是人与技术或媒介不间断的、相互依存的因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13] 在梳理人工智能与新闻记者在艺术报道生成过程中的关系即是基于这样的立场:对人和技术谁更占据主导地位作用都不做过分强调,人工智能和新闻记者在艺术报道生产过程中呈现互动共生的关系。简单厘清技术与人的关系后,就能更理性、公允地反思在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报道的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价值所在。

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_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

新闻记者凭借新闻敏感,在数据采集分析阶段,依据将要从事的艺术报道为专家提供信息的采集点,为艺术报道的生成提供更多的依据,在编码——解码的过程中,相关语义的解读还是需要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更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对大众媒体的当代艺术报道而言,最紧要的是强化自己的公共性,搭建一个公共交流的平台,促进艺术界内部、艺术界与大众、艺术界与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对话。”[14]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知悉受众的多元需求,为艺术报道公共性的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具体如何使艺术报道成为公共交流的平台,以及在这个平台上如何使与艺术相关、有不同需求、不同身份的人展开对话,仍离不开新闻记者的作用。新闻记者在考量各方诉求的前提下,提炼出能够让不同的诉求能够在同一平台展开对谈的主题或者核心,从而使公共性对话的进行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测量到的受众生理反应是否就足以代表所有的情感变化还有待商榷。受众情感性的东西还是会通过语言、神态等方式呈现,新闻记者的口头采访及现场观察仍有必要。经由模板批量生成的艺术报道将呈现出模式化、标准化、通俗化等特点,但也可能因此存在个性化不足的倾向。新闻记者的相关专业素养及其通过采访搜集到的资料,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进一步实现艺术报道的个性化表达。

参考文献:

[1] 邹蕾、张先锋.《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应用》[J].《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02期

[2] 喻国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传媒格局变化的逻辑》[J].《新闻与写作》.2016年02期

[3] Kevin Kelly 凯文·凯利,科技杂志《连线》(Wired)主编,被称为“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首届世界黑客大会发起者,著有“三部曲”《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等。

[4] 杨溟.《我懂得你的感受——生物传感技术在传嫌领域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6年06期

[5] 安宁.《我国艺术新闻报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传媒》.2016年11期

[6] 赵志强.《艺术报道:行走在 “祛魅“与“赋魅”之间》[J].《新闻战线》.2011年6月

[7] 谭小荷.《大众媒介当代艺术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困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3期.2016年5月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_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

[8] 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501页

[9] 王真峥.《实验:基于互联网趋势判断的尝试》(暂未发表).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

[10] 谭小荷.《大众媒介当代艺术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困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3期.2016年5月

[11] 安宁.《我国艺术新闻报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传媒》.2016年11期

[12](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178页

[13](美)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14]赵志强.《艺术报道:行走在 “祛魅“与“赋魅”之间》[J].《新闻战线》.2011年6月

【1】【2】

智能手环识别深度睡眠_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原理_ps2019智能内容识别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