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训练师吴宏羽:从数据标注到工作价值
“我们就像人工智能(AI)的眼睛,带它看世界,理解世界,快速成长。”重庆瑞铭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训练师吴宏羽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个职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2月,人工智能训练师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该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规范愈加清晰,折射出人工智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这份工作的信心。”吴宏羽说。
找到工作价值
2016年,从重庆工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吴宏羽进入一家银行工作,不久后辞职去支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重庆奉节县政府正与百度共同建设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就选择加入其中,成为一名数据标注员。“此前,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数据标注员这个职业。经过了解,我知道这个职业还有一个名字叫人工智能训练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吴宏羽说。
人工智能训练师是指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包括数据标注员和人工智能算法测序员两个工种。
刚接触这个职业时,从操作系统到工作流程,吴宏羽需要一点一滴从头学起。打开电脑,根据人工智能项目提供的各种场景图片,按要求对图片拉框、调整细节、标注不同类型要素,完成初步的数据标注。听上去简单,但因为对数据精细度的要求较高,有时候一张图片需重复操作数次。
在不断学习中,吴宏羽逐渐加深了对这份工作的理解,“人工智能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不懂,数据标注员要像老师一样一步步教它们认识、识别物品,把图片、语音、文本、视频等原始数据标注成人工智能可以理解的结构化语言”。通过反复练习,她的标注准确率不断提升,数据质量也就越来越高。
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智能音箱、语音助手、网络客服、人脸识别等产品的背后,都有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身影。“看到人工智能产品越来越聪明,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我找到了工作的价值所在。”吴宏羽说。
提高专业水平
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吴宏羽感到惊喜。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与各行各业融合,数据标注基础服务需求量持续增长。仅一年的时间,吴宏羽所在的数据标注基地就培育孵化专业数据标注企业10多家,容纳了500多名数据标注师。“我们公司业务量也越来越大,从去年的20多人发展到目前近70人,高学历员工占比越来越高。”吴宏羽说。
让吴宏羽更高兴的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智能产品更新迭代的同时,也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我标注的自动驾驶项目最初大多是2D平面图片决战人工智能,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户外路面识别系统,此后拓展到3D立体图像,更加贴合实际驾驶场景,再演变为2D与3D融合标注,有的还包括手势采集,以便智能系统更好识别理解驾驶员或者数字人的动作。”吴宏羽说,“从人工智能项目数据标注的变化,能感受到我国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飞跃,我觉得挺酷的。”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吴宏羽如今已成为一名审核质检员,负责审核其他数据标注员的工作。但在她看来,这份工作依然充满挑战,要持之以恒地学习。“数据标注员需要了解不同应用行业的背景知识,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做出不同标注。同时,由于每次操作的工具平台都由项目方决定,基本不同,因此决战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员要熟悉各个标注平台的操作方法,不断学习新的标注规则。”吴宏羽说。
尽管目前行业需求旺盛,但吴宏羽还是产生了强烈的职业危机感。“人工智能培训师职业门槛不高、可替代性强,从业者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竞争力。”吴宏羽说。为此,她规划了未来职业发展路线。一方面,了解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的前沿趋势,掌握语义分割、文本标注等更多技能;另一方面,努力从标注师成长为培训师,为有志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提供培训、指导服务。
“身边一些朋友了解我的工作后,也选择投身其中,这让我很开心。”吴宏羽说,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人认可并加入人工智能培训师职业中。 (经济日报记者 徐 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