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原料数据库-饲料添加剂原料目录
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指出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完成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两大硬任务,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畜禽养殖体系、动物防疫体系、畜禽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强化饲料、兽药、生鲜乳和屠宰行业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提高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通知》内容共分六大部分,其中饲料工作要点包括饲草种植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和研发方向、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开发绿色添加剂产品、强化科技支撑、优化审批程序备案制度等内容,具体整理如下:
一是饲草种植结构调整
粮改饲: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继续实施粮改饲,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生产,力争全年完成1500万亩以上。
饲草:培育筛选优质草种中国饲料原料数据库,推广高效豆禾混播混储饲草生产模式。培育发展优质饲草收储专业化服务组织,示范推广优质饲草料的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收割、标准化加工和商品化销售模式,加快推动现代饲草产业发展。
二是重点产业和研发方向
重点产业:规范发展新兴生物饲料产业。
研发方向:组织成立全国动物营养研究委员会,全面开展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建立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大数据库。推广饲料精准配方技术体系,挖掘利用国内饲料资源。实施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和农牧交错带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等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三是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饲料标准:健全饲料兽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饲料质量安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落实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开展饲料产品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市场整治,严厉打击饲料环节非法添加药物和违禁物质、销售假劣兽药等违法行为。强化饲料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测,以牛羊为重点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
自配料:加强养殖环节自配料生产和使用管理。
四是开发绿色添加剂产品
有序推进抗菌药类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工作。集成推广养殖业全链条抗菌药减量替代技术规程,鼓励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等绿色添加剂产品研发上市。
五是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协作,引导围绕当前产业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畜牧兽医标准修订工作,开展“十四五”行业标准体系研究。
六是优化审批程序备案制度
优化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批程序,完善评审技术规程,增加评价试验机构数量。落实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备案制度。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08年9月批准成立的唯一一家以开发生物饲料为研究方向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已成为我国权威的生物饲料集成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并联合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全国最大的乳酸菌资源库和国际先进的乳酸菌筛选实验平台,与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有生物饲料工艺优化技术平台,投资成立发酵设备和液体饲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菌种到设备整合国内顶级资源,构建生物饲料产业研发科技交流平台。
中心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专家委员会,由以李德发院士和姚斌院士领衔的15位技术专家和上市公司技术总监组成,定期举办技术专家委员会会议对生物饲料重点研发方向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研讨。中心拥有100余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兼职研发人员,主要进行酶制剂、微生态制剂、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等研发工作。
在政产学研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规范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制定了发酵饲料技术通则、权威发布17项生物饲料产业团体标准,出版10余部生物饲料相关著作,引领我国生物饲料产业健康发展;构建生物饲料质量安全预警平台,确保生物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CNAS)实验室认可,为饲料检测提供精准服务;连续七年举办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中国饲料原料数据库,搭建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十余年技术积淀成功开发的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得到市场高度认可,申请和授权1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
2018年1月,由中心依托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起的“生物饲料产业链事业共同体”(简称355事业共同体),本着共享技术、共享品牌、共享人才、共享资本的原则,通过构建“平台+公司”的产业生态圈,以股权众筹和加盟的方式通过3年时间联合50家战略合作单位,实现年产销50万吨生物发酵饲料的生物饲料高科技产业联合体,共创生态、共享成功,引领中国饲料新时代。
注:本文由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BFC)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及投稿等,请您加小编微信(15387295596)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略